今天的课堂上,陈清贫老师用他自己在当兵期间的一段亲身经历,写就的同题材特稿《破灭了,我那奇缘,我那爱的梦幻》和小说《樱花行动》,来讲解写文章要如何“取舍”。即不必要的人物、情节就要果断舍弃,这才可使作品脉络清晰、主题突出。
一篇好的故事不仅需要精简优美的文字,更要清晰的脉络,如果把与其相关的都写进去,便会杂乱,主题不突出,从而失去艺术性。
老师写作的题材直接来自自己的日记本,在勇往直前追求心爱姑娘的同时,也将这些美和跌跌撞撞一一记下,日后便成了创作故事的骨架和皮肉,灵魂则是用心以及对生活、对创作的激情。
在写特稿前,老师拿出四本厚厚的日记本,将相关人物、情节一一列举,逐步挑选出最有价值的。而日记中跟故事有联系的人物十多个,相关篇幅更有六十万字之多,最后,老师出来的作品却只有几千字特稿和几万字的小说。
在自己日常的心血记录里摘下自己认为需要的文字,这得有多么好的眼光、得有怎样豪迈舍取的魄力?!在选择时,老师的日记本就如一只簸箕,字数之多似如一粒粒芝麻,势必要在本就饱满的颗粒中跳出最好的,这是种怎样的心情?
老师在上课时表示,在塑造人物要主次分明,并打比方:“《大唐西域记》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》《西游记杂剧》《西游记平话》等,第一主角都是当之无愧的唐僧唐玄奘大师,然而到了流传到现在的百回本《西游记》中,吴承恩把《西游记平话》等古本中的第二主角孙悟空写得过于精彩,结果在百回本《西游记》中喧宾夺主……”
每个人都有一些故事,写成厚厚的日记便像一个森林,里面有不少宝贝,那都是生活的积淀,和记忆的结晶。对写作者来说,那就是自己的宝藏。从自己的宝藏中寻宝,合理利用,最后提炼出精华是一种智慧。
突然想到我自己的作品《许我以微笑问候》,当时我的笔记写了三十多万字,为了文章精炼简洁,我历时三个月修改,忍痛删掉了好多我自己认为舍不得的好句子和故事。到成书出版也就只剩下13万字了。我想我应该也是懂得“取舍”的人。
所以,从老师的故事里,我更深一步懂得了“取舍”的好处和意义。
作者:“鼻尖女孩”黄扬,患徐动型脑瘫,用鼻尖和下巴创作,著有《许我以微笑问候》一书,目前陈清贫写作培训网校第六期学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