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题答疑

学员忆梦的第一份作业:缘识陈清贫

    认识陈清贫是一次偶然的机会,缘自于新浪,缘自于博客。2006年12月26日,于北京海淀区知春路的翠宫饭店三层大宴会厅举办的“新浪网第二届博客大赛颁奖盛典”典礼上,他是大奖得主,而我当时是代表优秀网友工作者团队“锐博客客服”去领奖。

    短暂的一面之缘后,锐博客的网友和工作人员还共同留了合影。而这张合影照上,同时留下了我们两个人的影像。

   时隔多年,我一直关注着陈老师的博客,有了微博之后,也加了关注。其实从当初的一面之缘起,我就知道他是《知音》杂志的编辑,而《知音》这本杂志,伴随我多年成长起来的刊物,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且名副其实的知音。

  自从喜欢上了文学创作后,也曾偶尔将稿件试着投递,有时是报社,有时是杂志社,但从不敢向《知音》递稿,因为没有勇气。

  在2006年9月的《学前教育》杂志上,第一次发表了我的文章,该称之为处女作,那是一篇《女儿的入园记》。按当时来讲,稿费也算丰厚。后来,又陆续在顺义的一些刊物如《大方文艺》、《绿港文学》和《科学导报》上发表过不同的作品。但始终是小试牛刀,并不曾有什么成绩。

  后来,参加过区里的一些征文活动,从优秀奖,到三等奖、二等奖、一等奖、金奖,不同层次的进步,让自己充满了信心。2008年,被批准加入了顺义区的作家协会。作品也陆续在《顺义时讯》、《黄鹤楼周刊》、《北京作家》等报刊杂志中发表,并荣获几十个奖项。

  2012年,区作协理事会上,被任选为作协副秘书长。自己觉得很惭愧,但在各位前辈恩师的鼓励下,勇敢地承担起了这个职务。因为各方面的原因,遂专职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中,并加入到了中国散文学会,成为一名会员。

    作品不断被收录到专刊中,除了区级刊物不断刊载我的作品外,还在《世界华文作家》、《京郊日报》等刊物中陆续发表。并机缘巧合地成为了香港《新文学》杂志的一名签约作家,成为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会员。

  虽然初见一点点的成绩,在顺义区的文学圈子里,也被各位同仁称赞,但是,突然感觉到了迷茫。写作的方向、目标在笔端乱了方寸。又是一次机缘,看到陈老师的微博中发出新一期的选题征集信息。于是,凭借六年前的那么一点点的熟悉,留了言。

    很幸运,陈老师给了回应。我并没报有多大的希望,希望我的稿件能够被《知音》选去,因为,我很自知自己的分量,所谓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”。

 

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← →翻页

 

——左三是忆梦,右二是俺。

  也是因为六年前的那么一点点的缘分,被陈老师邀请加入了“陈清贫写作培训5班”的QQ群里去学习。虽然,陈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我相交,但是,我却将他视为是自己的老师,因为,在文学创作上,他确实称得上为师者。

  入群后,听了两次陈老师的课,他以优秀学员的成功之作为例,引导学员从何着手选题,从何角度切题,用何方法深入主题,并将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融合,鼓励着每一位学员不断学习、积累、创作。

    他的话语中没有半分的保留,没有半分的虚假,只有真诚的传授,和殷勤的期望,期望自己的学生中,多出优秀人才,多出成名作家,多出师级人物。

  我通过群共享下载了每一期的学习材料,可以说收获颇丰,每一篇都喜欢在安静的时候,细细地品味其中最深刻的道理。有的是故事,有的是原创作品,有的是书籍推荐,有的是写作技巧,无论是哪一项,都能从文字中感悟到文字的用意。

  优秀学员越来越多,群里的谈话都建立在互相学习的氛围中,来自各行各业的学员,年龄从13岁到68岁,这样大的跨度,却相处得是如此的融洽,这真是让我由衷的敬佩。而每一位学员对老师的尊敬和崇拜,更是难得的佩服。

  我的话并不多,但每每地通过大家的谈话,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,语言上的收获,文字创作上的收获,写作技巧上的收获,人生哲理上的收获……

  真的很感谢这份缘,与陈老师相识的缘,六年前的初识,与陈老师的师生缘,六年后的再会。朋友,是因为六年前的相识,学生,是因为六年后的再会。无论是朋友,还是学生,这份缘都将是我最珍贵的财富。
 
  2012年11月6日晚,忆梦随笔

   (陈清贫注:第五期写作培训班尚有少许名额,欢迎加入)

武汉陈清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
电话:13807138309
联系人:陈老师
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914号